成都青羊区送出397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
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0日电(吴平华 吴茜)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,擘画了成都未来五年发展美好蓝图。从提质“幸福城”的大视角入手,谋篇布局,让幸福充满更多期盼。
在宏观的城市方略,都是以每一个微观个体的获得感为线索串联而成。如何擦亮“幸福成都”底色?成都青羊,给出这样的回答: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,拓展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空间,让生活更美好。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,教育与航空一直是青羊的两张精美名片。长期以来,青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,新城源城同步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,不断丰富“人文青羊·航空新城”建设新内涵的同时,也将目光和关注对准了需要更多倾注、更多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。
一起互动现场。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
在第72个国际“六一”儿童节到来前夕,青羊区率先在全市扩大“双减”政策覆盖面,每年将从财政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为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苏坡校区、同辉校区266名在校学生及随班就读131名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专项政策。
全市首个财政“买单”
特教儿童享免费课后服务
5月30日,成都市委常委、副市长程伟,市政府副秘书长涂智,市残联理事长胡小东,青羊区主要领导等市区两级领导一行带着满满的关爱和节日的祝福,走进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苏坡校区,了解孩子们的日常教学开展、康复训练等保障情况,观摩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园艺作品,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了特殊奥林匹克项目——幼儿运动员计划项目活动。
在特殊教育学校,一堂普通的体育课,对特殊儿童来说往往特别珍贵。除了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、融入特殊教育的手法外,保障他们的学习运动场景及安全也格外关键。当日,程伟一行代表市委、市政府,向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苏坡校区的孩子们捐赠了价值近4万元的600余平方米的轮滑拼装地板,用于保障特殊儿童日常轮滑及篮球运动,为爱铺上一层厚厚的安全防护。涂智也为孩子们赠送了节日礼包和关爱祝福。活动中,青羊区向全区397名在校的特殊儿童送上了“大礼包”——免费课后服务和周末托管。“教育一头连着每个家庭的幸福,一头连着城市未来的发展。”青羊区相关领导表示,在推进公平教育和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中,通过放大青羊优质教育资源效益,让特殊儿童家庭一起感受幸福青羊的生活美好。
据悉,青羊区每年将从财政中拿出专项资金,为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23个特教班级在籍的266名特殊儿童提供免费的平时课后和周末托管服务,随班就读的131名儿童也可免费参加在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周末托管服务,在推进有温度的公平教育中,提升特教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“区委区政府送给特校孩子们的大礼包,进一步增加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,也极大地缓解了家长接送难接送不便的问题。”青羊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2019年起,成都市青羊区普通教育学校开始实施课后延时服务,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生源少、班额少等因素一直无法开展。陈船介绍,课后服务将从6月开始正式实施,平时课后服务时间为每学期开学起星期一至星期五(法定节假日、寒暑假除外)下午放学以后,开展3课时的课后延时服务;周末托管服务为每周六托管半天共4课时服务,服务时间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由学校统一安排课程。
下一步青羊区政府将逐步面向所有特殊需要学生推广覆盖,用公共服务的更加普惠共享,完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,让幸福成都的落脚在青羊找到样本和答案。在推进有温度的公平教育中,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,推动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,用小细节温暖回应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政、企、校、社四方联动
“特奥融合”助力特殊儿童成长
每个人的童年都是色彩斑斓的万花筒,变幻着不同的颜色。但对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来说,他们的快乐成长,还需要更多政策、人文、行动等多方力量的情感注入。
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,有这样一群折翼天使,他们因为身体或其他的原因,和正常同龄人有那么一些的不一样,可是这群折翼天使却在努力打开属于自己的另一扇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