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有所系地绽放
看过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观众都会被里面的亲情故事感动,记得在电影结尾有这样的话:“打我有记忆起,我妈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样子,可我总是忘记,她也曾是一个花季少女。”是啊,提到女性角色,有时不由自主会将她们定位为青春不再、上有老、下有小的中年人,被单位的鸡毛蒜皮裹挟着,被家里的柴米油盐束缚着,收起了花边的裙子,剪掉了心爱的指甲,把诗和远方藏了起来……实际上,年轻妈妈可以选择心有所系地独自旅行放飞,大山里的“女汉子”一样可以种花、阅读、写作……
每一个母亲都值得被羡慕
□蕊红
大学毕业的第二年,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期。在那一年,我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。先是失了业,后又失了恋,一连串的打击让我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。发着高烧孤单地躺在这座城市一间地下室里,我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绝望。
恰在这时,房东来收房租,我一摸钱包,里面只剩几十元钱,我只得求房东缓一缓。房东起初不肯,但看我实在拿不出钱,只得答应我的请求。不过临走时撂下一句话:三天内交不上半年的房租,就搬家。送房东出门后,我的眼泪“哗“地流下来了。在举目无亲的这座城市,要筹到钱是件很难的事,我又好面子,向同学开口借钱,真张不开口,唯一的办法,就是厚着脸皮请求母亲支援了。
电话打过去,绕了一大圈终于涩涩地开了口,没想到母亲拒绝了我。她说外公正在生病,用钱的地方多,她自己手头也有点拮据,让我先找同学借借。母亲的拒绝,引爆了我多年积郁在心里对她的怨。父母离异后,忙于糊口的母亲无暇顾及我,从小到大我吃的穿的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,受的委屈也比别人家的孩子多。物质生活贫乏点儿倒也罢了,但母亲对我的漠不关心却让我很是郁闷。在我整个成长过程中,母亲对我好像没有太多的爱。
这么多年,我求学、工作,恋爱、失恋,一个人在外漂泊,经历了多少艰辛,受了多少委屈,母亲从不过问,也从不帮我。而我受了伤,跌了跤,只能默默地爬起来,一个人躲在没人的角落舔舐流血的伤口,我的伤痛,我的无奈以及我的眼泪,仿佛与母亲毫无相关。
母亲对我的冷漠与无情严重伤害了我。心里有了芥蒂,便很少主动去联络她。母亲偶尔打电话过来,我也是冷言冷语,三两句就打发了她。母亲似乎觉出了我的冷淡,她试图想解释什么,但每次不待她张口,我就借口有事,挂断了电话。我想,等母亲老得不能动了,我会养她老,但绝不再爱她。
就这样与母亲隔膜了将近两年。一天,我的小学同学隽子出差,我们相约一起吃饭。闲聊的时候,我们聊起了那些童年的往事。谈起童年中的趣事,隽子迫不及待地回忆说:“那时候多好,无忧无虑,虽然生活贫困,但我们总是那么快乐。记忆中最快乐的事,就是去你家玩,吃你妈做的饭,摘你家院子里桃树上的桃子。那个时候你妈年轻漂亮,待人和气。我特羡慕你,羡慕你有个温柔的好妈妈。”
见隽子说起来没完,我笑了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各人有各人的难言之隐,那种看上去很美的东西,如果身在其中,也不过如此。”我的话,让隽子有点意外。在她的追问下,我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芥蒂说给她听。她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:“其实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与我的母亲相比,你和你母亲之间至少有故事。而我和我母亲的关系,打我记事起,就很淡。母亲在单位是个领导,因为忙于事业,从小到大很少管我,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。”在隽子童年的记忆中,母亲从未带她出去玩过,也没有过问过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,所有一切该妈妈做的事情,她都丢给奶奶。大学毕业后,有一次隽子与母亲说起童年的往事,忍不住抱怨她对孩子的疏忽,母亲愧疚地解释说,那时候年轻不懂事,为了事业,牺牲了许多不该牺牲的东西。如果时光能够倒流,她绝不会为了追求名利而白白牺牲掉陪女儿长大的时光。
母亲的忏悔,打开了隽子的心结。内心释然的她,觉得母亲还是爱她的。于是,她打开记忆的闸门,从中搜索出了母亲对她的许多好。比如,母亲的努力打拼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,使她的人生一路顺风;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半夜发高烧,母亲硬是背着她跑了很多路,将她送到了医院,直到累得虚脱;上中学的时候,她与人打架将人打进了医院,母亲去跟人赔礼道歉,为了她挨了人家一个耳光……说到最后,隽子说,其实每一个母亲都是值得被羡慕的。与其羡慕别人的母亲,不如以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审视自己的母亲,并记着她对你的好,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,给予回报。我们对母亲的求全责备心理,又使我们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,眼里只看到别人母亲对儿女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