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时间吃钙片,对身体最好呢?原来钙片这样吃,才有补钙效果
53岁的林大婶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,每天照顾丈夫孩子的饮食起居,日复一日。
闲来无事之时,林大婶爱上了食疗养生,每天在网上学习各种通过食疗养生、治病的方法。
近几天,林大婶频繁的出现腿抽筋症状,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缺钙引起,医生建议给她开点钙片服用。
但林大婶拒绝了医生的建议,她觉得钙片贵,没必要浪费钱。决定回去试试她之前收藏的那些食疗方,于是接下来的日子,她每天喝骨头汤、吃虾皮、吃芝麻......
各种方法都用了一遍,然而身上的不适症状依旧没有缓解。
不得已的情况下,她只好去医院开了钙片服用,然而服用了一段时间后,好像也没有明显的效果。
这让她不禁怀疑,难道是自己吃钙片的方式不对?不然怎么会没有效果呢?
一、骨头汤、虾皮能补钙?你可能被忽悠了
说起可以补钙的食疗方,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一个两个,其中较为常见的莫过于骨头汤、虾皮、芝麻酱三种,然而这些方法真的能补钙吗?
先来说说骨头汤,在禽畜类被宰杀后它们体内的各项激素都会失去活性,所以依靠动物身体释放钙质的做法是不可能的。
的确动物的骨头内含有不少的钙质,但是多是不溶于水的羟磷灰石结晶成分,该物质需要配合人体内的各种激素才能释放。
再加上,骨头在经过炖煮后汤内的钙质含量还不及牛奶的1/10,想要依靠喝骨头汤来补钙显然行不通。
再来说说吃虾皮能不能补钙?
虾皮的确是钙含量很高的食物,100g虾皮内大约含有钙质991mg,是牛奶的9.5倍。但我们平常所能摄入的虾皮含量是有限的,且虾皮内较为坚硬,通过咀嚼和胃部的消化难以充分磨碎。
其内里含有的复合物型钙质进入体内后也难以被身体吸收利用,同时虾皮是个钠元素较高的食物,大量摄入反而容易导致水钠不平衡,对健康不利。
最后来说说芝麻酱,100g芝麻酱内约含有1170mg钙元素,比平常常见的牛奶、豆腐含量都高。
但是芝麻酱同时也是个热量很高的食物,大量摄入芝麻酱容易导致身体脂肪、能量摄入过剩,诱发高血脂、肥胖等发生。
想要通过吃这三种食物来起到补钙效果,显然是不靠谱的,日常要注意不要再“踩坑”了。
二、什么时间吃钙片,对身体最好呢?
钙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,在骨骼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当人体缺钙且食补无法达到推荐量时,则需要通过服用钙片来补充。
在服用钙片时,一定要注意提高吸收效率和减少不良反应两个原则。
口服的钙剂除了有机钙外,均属于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钙离子,最后才能被身体很好地吸收利用。所以日常在服用钙片的时候,最好要随着三餐一起,这样一来胃液分泌量会增加,可以让钙片分解出更多的钙离子,帮助身体吸收利用。
建议补钙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临睡前,白天身体会进食,身体为了保持血液内的钙质平衡,需要将食物内摄入的钙质通过尿液排出。而夜间进食量较少,所以从尿液内代谢出来的钙是从骨骼内转运出来的,此时补充的钙元素会进入到血液内,补充的效果更好。
三、钙片能长期吃吗?过量补钙会怎么样?
对于需要吃钙片的人群而言,是否需要一直额外补充呢?如若长期吃钙片会出现什么后果呢?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钙摄入量为:
①0~6个月婴儿每日200mg;
②7~12个月婴儿每日250mg;
③1~3岁儿童每日600mg;
④4~6岁儿童每日80mg;
⑤7~10岁儿童每日1000mg;
⑥10~13岁青少年每日1200mg;
⑦14~17岁青少年每日1000mg;
⑧18~49岁成人每日800mg;
⑨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1000mg
一般建议服用钙片的人群采用间歇性补钙的方式进行补充,如服药2个月停药1个月,具体的用药量要咨询专业医生。
服用钙片绝不是越多越好,服用过量容易导致结石、心血管健康受到威胁,且钙离子在体内含量过高也容易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。
四、科学补钙,记住这3点
科学的补钙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,这三件事是每个人都需要知悉的,一起往下看。
1、多吃高钙食物